谨防药物性心肌病的发生
- 作者:wenan 文章来源:中国心肌病心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3
药物使用不当可诱发心肌病,临床称之为“药物性心肌炎”——由于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引起心肌损害,产生心肌肥厚和(或)心脏扩大的心肌病变。也可以使原有的心脏疾患病情加重,如诱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目前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很多,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停药或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有的则很严重,可致死或致慢性医源性疾病。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也较易发现和认识,常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但药物对其他系统的损害,如对心脏的损害,人们往往认识不足。
那么,能引起心肌损害的药物都包括哪些呢?
1、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蒽环霉素类药物及环磷酰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较强,可以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或滴注后立即引起急性心脏异常改变,也可引起慢性心肌病,可致局灶性穿壁性心肌出血及冠状动脉炎,有的合并附壁血栓及纤维素性心包炎。
2、抗精神病药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造成精神疾病患者增多。抗精神失常药物如奋乃静、氯氮平、三氟拉嗪、氟哌啶醇、氯丙嗪等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结的可逆性改变。有的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弥漫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3、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病人及某些其他疾病病人必须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这些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损害。
4、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但当血液浓度超过每毫升6微克时,就会引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也可诱发冠状动脉栓塞、脑中风,造成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乃至呼吸停止;利多卡因也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若用量过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会致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心得安可引起进行性房室分离。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用本药可因心动过缓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而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胺碘达隆可以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和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该药对伴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和充血性心衰;苯妥英钠口服初期可产生卧位性低血压,静注可引发暂时性低血压,小剂量应用也能致心律失常。
5、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如洋地黄、地高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若使用不当可以引起心动过缓、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氨茶碱应用过量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者会引起心室纤颤。
6、抗寄生虫药物:抗寄生虫病如依米丁、氯喹等也可致心脏损害。
此外,有些药物如消炎痛会减少心肌血流量而诱发心肌缺血,原有轻度心肌缺血者用药后会加重病情,对原有心绞痛者可导致心肌梗死;红霉素静脉给药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左旋多巴可使原有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服用吗啡后,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而致体位性低血压、眩晕甚至昏厥;大剂量或长期应用维生素D可加重动脉硬化。
对此,心肌病专家提醒:上述几种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心肌的损害,引发药物性心肌病。在服用上述药物时,要请专业主管医生把关,按照医嘱严格用药,谨防药物性心肌病的发生。
咨询电话:0311-85839177;微信:19933007320;QQ:1274436468
-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暨长城心律失常、
· 如何预防高温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耳封堵术
· 乱跳的心脏——房颤朋友必知
· 高血压对血管损害触目惊心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肥厚型心肌病专场
· 心衰患者如何控制出入量?
· 我院与河北省血液中心签署无偿献血协议,并组织
· 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