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律失常的孕妇应注意什么呢?
- 作者:bianji 文章来源:中国心肌病心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9
由于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促成心力衰竭,严重危及孕妇、产妇生命,故孕妇有了心律失常应引起高度重视,要预防围产期心肌病的发生。
妊娠后,循环血量增加,在32周时达到高峰,增加了心脏的负荷。同时在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横膈上升,心脏呈横位,大血管纡曲,使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负担重。分娩时子宫强烈收缩,及屏气用力,肺及内脏的血液被挤向心脏,使心排出量较临产前增加40%,更加重心脏负担。产后24~48小时,由于横膈突然下降,心脏复位,腹内压骤减,血液涌回内脏及大血管,末梢循环阻力增加,子宫骤然缩复,大量血流回心脏,产后1周内,潴留之细胞外液及其它物质,均需经血液循环经肾排出,这些因素均可增加心脏负担。
上述变化对于心功能正常的孕妇、产妇可做生理性调节,但存在心律失常者的孕妇则往往难以承受,易继发心力衰竭。孕妇发生心力衰竭时,子宫缺氧,可使子宫收缩而致流产或早产,也可因血氧饱合度降低而引起胎儿缺氧,发生胎儿宫内窒息,严重者还可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对存在心律失常或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的孕妇、产妇能否承受妊娠、分娩及产后的一系列负担,关键在于心脏的代偿功能。心功能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日常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日常一般体力活动受限制,稍有活动即感心慌、气急。
Ⅲ级:日常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从事日常轻工作即感心慌、气短、呼吸困难。
Ⅳ级:日常任何活动均不能进行,休息时即感心慌、气短、呼吸困难。
临床对患有心律失常,心功能在Ⅰ、Ⅱ级的孕妇可以继续妊娠。若平时心功能即只有Ⅲ、Ⅳ级的妇女则根本不应怀孕。夫妻双方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切实采取避孕措施。如果避孕失败则应在妊娠早期做人工流产,不能延误时机。
围产期心肌病护理或存在有心律失常的孕妇应注意什么?
1、要加强产前检查。在妊娠早期,由产科医生及心内科医生联合判断是否继续妊娠,并指出注意事项。产前检查的次数和间隔时间由医生确定,孕妇严格遵守。妊娠晚期,由医生根据孕妇的病情决定住院时间和分娩方式。
2、孕妇要有充分的休息与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防止情绪激动。上班的孕妇最好能在家休息或暂时改换较轻的工作。
3、注意营养。多吃高蛋白及含丰富维生素的食品。从怀孕第4 月起,应少吃盐。如有贫血,应予纠正。
4、要防止感染,尤其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应立即治疗,不能拖延。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大便用力时加重心脏负担。如出现心慌,心前区不适,胸闷,不能平卧,憋气,咳嗽,痰中带血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咨询电话:0311-85839177;微信:19933007320;QQ:1274436468
-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暨长城心律失常、
· 如何预防高温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耳封堵术
· 乱跳的心脏——房颤朋友必知
· 高血压对血管损害触目惊心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肥厚型心肌病专场
· 心衰患者如何控制出入量?
· 我院与河北省血液中心签署无偿献血协议,并组织
· 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