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 作者:lbianj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8
放射线的直接损害是放射性心肌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后产生的心肌病变称之为放射性心肌病。
临床放射性心脏损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包炎:分为急性心包炎与迟发型心包炎两种。临床表现:发热、胸痛、乏力等症状。渗出物少时可无症状或仅为轻度活动后气短;渗出多时则可以表现为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脏压塞症状。体检可发现患者有心率快、心音遥远、脉搏细速、呼吸困难等体征。偶有奇脉,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脏压塞明显时有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心界可增大,呈普大型或球形。超声机X线均有心包积液的证据。
2、心肌纤维化或全心炎:临床表现类似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以胸闷、气短、乏力等为主诉,伴有颈静脉怒张及周围水肿,肝、肾等脏器淤血。体检可发现第1心音减弱,收缩期杂音及奔马律等。超声检查可发现左室缩小,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值异常,以及室壁活动度及顺应性下降等,但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与缩窄性心包炎很难鉴别。心包纤维化为主的患者可实行心包剥离术,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但伴有心肌纤维化者疗效欠佳,这种病人治疗效果及预后都较差。
3、无症状性心功能减退:接受放疗后几年至几十年的时间内无明显症状,但核素及超声心动图随访可见射血分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还可出现右心功能障碍的表现,血流动力学检查可发现右室压力升高。
4、心绞痛与心肌梗塞:这是放疗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严重狭窄所致的并发症。临床可出现反复的心绞痛发作。这些患者往往年龄较轻,平素无冠心病危险因素,放疗后才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缺血的程度可显著加重。冠状动脉造影可见血管狭窄,尸检也证实冠状动脉及大动脉有外层瘢痕、内膜纤维增厚的放射线损伤表现。对长期接受放疗的患者因注意胸痛等症状,警惕缺血性心肌病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5、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及束支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也可出现早搏,个别可发生阿-斯综合症,是放射线损害心肌及传导系统的结果。50%的患者放疗后可发生心电图异常。
6、瓣膜功能异常:放疗可引起瓣膜增厚,但出现瓣膜功能异常者少见。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瓣膜闭合速度减慢等。
-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暨长城心律失常、
· 如何预防高温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耳封堵术
· 乱跳的心脏——房颤朋友必知
· 高血压对血管损害触目惊心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肥厚型心肌病专场
· 心衰患者如何控制出入量?
· 我院与河北省血液中心签署无偿献血协议,并组织
· 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城医